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 學院首頁  > 學生工作  > 活動風采  > 正文

名畫“新篇”——我院學子用名畫模仿秀度過一個别樣國際博物館日

時間:2022-05-18

5月18日是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,圍繞着今年“博物館的力量”的主題,充分彰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博物館的社會功能,促進同學們對博物館藏品的新認識和新思考,我院以走近名畫、緻敬經典的方式開展了内容豐富、形式新穎的博物館名畫模仿秀活動。

“這幅畫名叫《抱銀鼠的女子》,是達·芬奇15世紀末創作的一幅木闆油畫,收藏于波蘭的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,真的好高貴沉靜啊!這隻小銀鼠也是栩栩如生。”“這幅畫我知道,是蒙克的《呐喊》,他以讴歌“生命、愛情和死亡”為主題,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,揭示了人類“世紀末”的憂慮與恐懼。”本次活動一經發起,就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,同學們或單獨、或組團選定名畫,了解作品的畫作内容和創作背景,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做道具,例如毛巾、玩具、口罩、衣服、食物等,模仿名畫中人物的形态,拍攝出了一張張腦洞大大、富有創意的名畫模仿秀。

弗雷德裡克•巴齊耶的畫中晚霞彌漫,夕陽沉寂,妙齡少女着粉裙,扶欄杆,眺前方,同樣的靜坐遠眺,不同的心緒思索,都展現了生命的活力。半閉的雙眸,輕握的雙手,藍色披肩,淺黃頭巾,同學僅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,就拍攝出了《祈禱的聖母》中甯靜安和、善良美好的氛圍。一方黃色頭巾,一副珍珠耳環,寥寥幾個物件,完成了對約翰内斯•維米爾的畫作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》的模仿,少女的甯靜恬淡、溫和似水躍然紙上。

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殿堂,是毗連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重要橋梁,同學們結合自己對名畫和生活的理解,探索、改造和創新出名畫的“新篇”,不管是神情、服裝、背景還是道具都讓人耳目一新,在模仿名畫的服飾、動作、表情、道具、背景、色彩和拍攝角度中品味經典藝術的魅力,向美術經典緻敬。随着活動形式不斷推陳出新,博物館的曆史文化體驗和教育意義的價值也将被不斷放大。

上一條:“我心向陽、勵志人生”——我院研究生舉辦關愛心理健康主題觀影活動

下一條:經學術萬象,濟時代夢想——我院第八屆經濟學術節圓滿閉幕

Baidu
sogou